关闭

举报

  • 提交
    首页 > 致富技术 > 正文
    购物车
    0

    杜昌华:我给央视写了近2000篇评论,总结起来就这四招

    信息发布者:荷花池社区
    2017-07-12 16:53:42   转载


    导读


    信息过剩的时代,观点、态度是稀缺资源,代表着观点和态度的评论则是媒体价值金字塔顶那颗熠熠生辉的明珠。众声喧嚣,一锤定音!评论,是站在“权威性”这块价值高地的传统媒体的看家本领之一。


    如何才能写好评论?


    为央视《经济半小时》等栏目撰写评论近2000篇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资深记者杜昌华总结二十年新闻评论写作经验,给出新闻评论写作的四种大招:


    平俗中找境界

    是非时有立场

    迷茫中给见识

    传播时靠风格


    第一招 平俗中找境界

    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情怀是高耸在媒体众生之上的灯塔,评论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高擎情怀这座明灯。


    媒体长期专注某些题材,专业上越來越精深,创作套路越来越熟,却很容易在内容价值判断上忽略几个重要问题,造成价值流失。以下几个角落容易被”价值雷达”漏扫:


    ▲找传播对象感:以人为本,回应受众关切,民意如流水,要随时寻找跟受众的交流感、对象感。


    ▲找新角度:扫描传统话题正在裂变的前沿地带,熟中翻新。


    ▲找新的传播策略:每一次内容传播都是跟竞争对手的博弈,不断巡视媒体竞争环境,找到更容易脱颖而出的题材和表达方式。



    评论是内容价值的高地,只有不断巡视,才能找到那像浪尖一样不断变动的高点。


    在给媒体做策划时,我经常就一些重大题材的报道方向做“价值指引”,我的评论也抓大放小,直取高价值的“龙珠”。


    价值判断的基础是情怀,它是一种观察问题的境界和方法。


    2006年,《经济半小时》做过一期记录重庆棒棒军辛劳的节目,催人泪下,看不出有什么欠缺。但我认为,作为一个著名的电视经济节目,仅仅替农民工诉苦是不够的,于是写了一篇题为《穷人是一种资源》的评论。评论用尤努斯的穷人银行为例,指出穷人有更多改变命运的冲动和创造力,把穷人当作一种具有成长性的资源来经营,给他们更多机会,不仅棒棒们会改变经济命运,我们整个社会也会增加持续发展的后劲。这篇长达600字的评论把视线从旁观穷人故事引入到“经营穷人”的方向,在社会故事中引进经济视角,境界更高,也更符合一个经济节目的定位。



    情怀决定我们关注什么、怎么关注,它是创作的“初心”,是作品价值最基本的来源。


    在电视节目忙碌繁杂的生产流水线上,记住初心,将它始终作为节目的灵魂,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评论可以坚定地站到情怀的高地上,让它的价值照亮芜杂的内容,收拢观众凌乱的视线。


    央视的《聚焦三农》节目长期从产业的角度关注农业,为农民提供实用知识。在今天,“三农”的问题早已“外溢”到农业之外,仅仅从产业的角度关注农业,我们会失去很多像“乡愁”这样的新锐话题,这不利于推动“三农”问题的全面解决,也让栏目流失了很多价值。


    我在为《聚焦三农》撰写评论时,就不仅从产业发展的角度去看农业技术的进步,更从文明更替的角度去看农耕文明与工业文明的碰撞,从现代农业对人的要求去看传统农民转型现代农民的困境。


    由这样的情怀生成的评论,能站在更加开阔的历史视野中把握“三农”遇到的具体问题,起到醒人耳目、开启思维的效果。比如在一篇记录收割机手忙碌生活的作品后,我配发了《没有传统麦客老底子,当不好现代麦客》的评论,将传统麦客和现代麦客的意志品质和专业能力进行对比,“即使有现代化的农业机械,能不能赚钱,也要取决于你是不是意志坚定、技能专业、头脑灵活,没有传统麦客的这些老底子,也当不好现代麦客。”



    情怀是价值的底色,即使是非常专业的评论,仍然可以借由它提升境界。在一期节目关注快递业的发展问题,我配发了这样一篇评论:


    告别野蛮生长  留住快递小哥


    记者调查发现,圆通倒闭的传闻是假的,快递业存在的工作强度大、权益保障程度低、利益分配机制不公等问题却是真实的。


    快递业是一个新兴行业,但如果这个行业的价值主要来自把众多农民工当“骆驼祥子”,管理方式又是非常落后的层层转包,在不断提升农民工待遇、让农民工有更多尊严的大背景下,这个行业就少了一些新兴行业应有的时代气息,快速膨胀的快递业可能就是一个“泥足巨人”。


    快递业到了该告别“野蛮生长”的时候了,使用更先进的物流技术和管理手段,找到更能留住快递小哥的工作方式,快递小哥有了更多尊严,快递行业也就有了更扎实的发展基础。


    第二招 是非时有立场

    闻报道的众多题材是现实生活中有着尖锐利益冲突的热点。客观报道不是置身事外,在新闻和言论适当分开的条件下,亮明媒体的立场,可以增加节目干预生活的力度,提升内容的价值。


    在为《经济信息联播》撰写《联播观点》时,我认为,越是复杂难解或者利益冲突尖锐的话题,越是评论要介入的题材。2007年我撰写了这样一篇评论:


    楼市调控还有多少谜要猜


    猜了一个多月,调控住房结构的两个关键数字终于有了明确含义。谜底虽然有了,但我还是很纳闷:有关部门为什么迟迟不能说明两个关键数字的具体含义?如果说在公布政策的时候,他们对这个问题也不清楚,一个含义不清楚的东西怎么会成为重要政策?如果说当时就很清楚,那又何必让大家猜一个多月的谜?房价上涨的部分原因就是地方政府跟楼市有说不清的利益关系,现在具体调控中小户型比例的人还是地方政府,这样调控的效果怎么样,恐怕还是一个谜。





    当时,住建部出台过一个政策,把90和70平米当作住房调控的两个重要指标,地方媒体都纷纷报道,住建部却迟迟不公布这个政策,在市场上引起了混乱。这是一个敏感话题,动笔之前,我再三评估风险,我的想法是,只要不反对调控政策本身,只是质疑是某些部门的工作作风,风险应当不大。事后证明,这项政策的出台的确非常仓促,很快就被别的调控政策覆盖。


    有识才有胆。在撰写《联播观点》时,我遵循几条基本原则:



    不能与党和政府立场相悖;

    法律、市场经济规则是基本准绳;

    维护大众利益是基本出发点。


    这三个标准也会打架,我必须从三个原点出发,精心找准它的结合部。我一般先找准公众利益所在,再考证它在政策和法律上有无不妥。

    第三招  迷茫中给见识

    些作品结构残缺,看上半身,美人一个,看下半身,没有腿。我的评论最经常的任务是为这些残损的美人安装假肢。


    媒体裂变的一个重要方向是市场的细分,很多媒体已经蜕变为产业链中的一环。在这样的媒体大环境中,大众媒体的竞争力很大程度上来自内容的专业性。不少媒体对一些话题的关注常常停留在大众话题、热点关注、社会视角的层面,专业性的缺失使得很多内容停留在“看热闹”层次。


    缺什么补什么,评论十分方便给节目价值“打补丁”。


    即使是专业媒体,在专业性和实用性落点上往往也留下了大量空白。以《聚焦三农》为例,很多题材关注的是农业发展中的疑难问题,专业人员都很难求解,媒体评论又能给出什么样的专业见识呢?


    媒体有媒体的思维优势,媒体评论不能跟专业人士 “硬碰硬”。


    比如烧秸秆和农村环保这样的问题,很多节目纠缠具体的技术问题,给人的感觉是,如果某项技术不能突破,环保问题就无法解决。我以媒体人的分析能力发现,这个节目提出的技术问题往往在另一个节目不是问题,没有人出面整合所有资源,拿出一个综合性的解决方案,才是农村环保面临的最大问题。围绕这一“见识”,我写了大量评论,呼吁将现有的技术、资金、政策等资源,政府、社会、企业和农民等各方的积极性,政策和市场的力量,整合在一起,形成一个可以良性循环的农村环保产业。



    宏阔的视野,便于我们从哲学层面把握三农发展中的很多问题,为寻找专业高地提供方向。沿着我的评论给出的方向,栏目从完善产业的角度策划了不少关注秸秆环保化处理的系列节目,大大丰富了同题报道的视角,提升了它的专业价值。


    即使这样,仍有很多节目在专业上难以求解,但这不妨碍我写评论。观众需要的“解”有时更是一种思维方式,一种求解的过程,一种看问题的境界。很多作品的遗憾,不是你没有看到解决问题的具体答案,而是你没有看到记者求解的过程。我常说,有些作品结构残缺,看上半身,美人一个,看下半身,没有腿。我的评论最经常的任务是为这些残损的美人安装假肢。


    为了减少“装假肢”的工作量,我常跟记者们说,一个节目要有三层楼:


    ▲第一层,是什么,描述基本事实;

    ▲第二层,为什么,解构事实;

    ▲第三层,怎么办,求解。


    记者至少要完成一层和二层的建设,三层可以由评论协助完成。二层楼都没有,美人没有身子,假肢也没地方安了。


    很多节目,特别是那些纪实性较强的题材,看起来内容完整,但记者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要关注这个题材,受众看完了也记不住内容。评论可以解决这类“糊涂官打糊涂百姓”的问题,那就是给出一个视角,照亮这个暗黑的屋子。我还有一个比喻来形容这类评论的功能:给篮子安一个把手,让它能拎得起来。


    比如,有记者做了一篇记录烧制秦砖汉瓦老手艺的节目,我写了这么一篇题为《保留技艺,保留能力》的评论:


    不管农业现代化到什么程度,我们都要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我们都要有利用天然素材去制造产品的创造能力和审美能力。因为飞速运转的机器,我们很多人把这种能力都交了出去,但作为一个民族,作为一个产业,这样的能力显然不能丢失,保留那些传统的技艺,实际上就是为了保留我们的这些能力。

    第四招  传播时靠风格

    激烈的媒体竞争中,评论还是媒体风格化、提高传达效率的利器。


    有很多人跟我说,看《经济半小时》《经济信息联播》《聚焦三农》都期待看后面的《半小时观察》《联播观点》和《三农评论》。

    我的评论努力保持下面几种风格元素:


    1.从常识出发,用老百姓的语言讲道理。比如《警惕权威标识“缺斤短两”》:


    中消协的调查让我们吓一跳,能效比标识这样严肃的东西也可能像小贩的吆喝,听的时候要打折扣。小贩缺斤短两一般不难识破,能效比准不准消费者根本没有办法判断,能够让消费者放心的只有企业的诚信和法律的保证。现在企业的诚信好像有点靠不住了,消费者就只能借助法律维护自己的权益。我很为那些标称名不副实的企业担心,如果消费者都拿起法律的武器来,那你的麻烦可就大了。


    2.多用比兴的手法切入艰涩的题材。我的很多评论从标题就能见出这一点,比如《用大数据这根缰绳拴住市场这匹野马》《让财富顺着产业链流入贫困家庭》等等。我曾经多次用种地浇水来作为央行调息评论的切入点:


    钱少了,经济转不动,钱多了,又会泛滥成灾,让经济喘不过气来,这和农民浇水的道理差不多。利率就像是水库的闸门,闸门升降一点点,市面上货币的流通量就会随之增加或减少,经济活动可以因此避免旱灾或者涝灾


    3.多用个性化的语言,特别是幽默的说法。比如“单向收费这层窗户纸比牛皮还结实”。“联播观点”在表述上还有很多注意事项,比如说话不能绕,层次不能多,尽量回避专业术语等。


    评论秘籍小结


    ▲评论是提升内容价值的有效手段,投入产出比高,必须将其视作内容生产销售的最后一公里,列入生产程序、生产规范中。


    ▲评论是对受众需求的一种回应,只有目中有人(受众),才能不忘创作初心,让评论有的放矢。


    ▲评论不是作者“抖机灵”,它的力量来自对现实生活逻辑的把握,写好评论,“功夫在诗外”。


    ▲评论是一种思维,有了这种思维,更能做有思想的新闻,在事实的组合中就可以完成一种不漏痕迹的评述性。我在《没有高考,我可能是一个木匠》(全文发布在杜昌华公众号“杜具只眼”)的最后写了这么一句:


    “37年前的那次高考,彻底让我进入了人生的另一条轨道,但我当时对此浑然不觉,像一只飘落在水面的树叶,跟着水流就走出了深山。”


    这段文字提示人们,我人生中最重要的一次改变命运,其实是时代给予的,我像飘落在水面的一片树叶,几乎什么都没做,我觉得这也是评论。


    作者简介


    杜昌华,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资深记者。1989年到2000年间,任中央台对台湾广播部记者,参与过汪辜会晤等重大历史事件采访。


    兼职担任央视多个栏目策划和评论员;独著和主编的著作有《老杜有话说》、《中国电视专业频道发展研究》、《财经风暴眼》、《央视财经密码》;独立撰写有1500万字的节目测评报告。


    自封“资深穷人”,对世界保持好奇,对生活永远乐观。以笔为刀,解剖生活。文笔幽默犀利,嬉笑怒骂皆成文章。



    小商通推广图片.jpg

    免费注册村网通会员,免费做网络村官,请点击以下链接注册、申请
    http://www.nync.com/?refcode=45209

    或扫二维码


    欲做村网通沧州市市县、乡镇区域运营负责人,请打:18632119985,或加QQ1095088507


    打赏捐赠
    0
    !我要举报这篇文章
    声明 本文由村网通注册会员上传并发布,村网通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村网通立场。本文如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予以删除!